「我最近常莫名想哭,甚至覺得活著好累,好想死……」
「孩子最近很少去學校,也不願意出門,他是不是生病了?」
這些話,可能讓家長聽了既心疼又不知所措。根據亞東醫院精神暨心身醫學部觀察,近年來,求助心理健康的兒童與青少年人數明顯增加。憂鬱、焦慮、專注力不集中、退縮、自傷,甚至出現自殺念頭,這些問題正悄悄成為青春期裡的「無聲傷痛」。
三分之一的孩子都有心理困擾,但我們常常沒察覺
根據台灣2015-2017年的全國調查,有32.3%的兒童青少年曾出現精神健康問題,等於每三個孩子,就有一個正默默受苦。常見的包括:
1.注意力不足過動症(10.5%)
2.焦慮症(10.4%)
3.自閉症類群障礙(1%)
而根據兒福聯盟2023年調查:
1.17%的國高中生有重度憂鬱傾向
2.21.1%的高中生曾經認真想過自殺
青少年壓力來源很多,像是學業、人際關係、家庭問題,甚至網路霸凌。這些不只是「叛逆」,而是需要被理解的情緒困擾。
情緒困擾不是裝出來的,家長的陪伴比什麼都重要
亞東醫院精神暨心身醫學部主治醫師林竺君提醒,孩子如果變得封閉、退縮、不願互動、說出負面話語,就可能是內心正在求救。這時候,比起責備,父母應該要:
1.察覺變化
2.陪伴傾聽
3.尋求專業協助
林竺君指出,很多情緒問題其實和生活環境壓力有關,常見的心理困擾包括:
- 焦慮症:擔心過度、怕見人、經常身體不適
- 憂鬱症:情緒低落、易怒、睡不好、沒食慾、自傷風險
- 躁鬱症:情緒起伏大,精力旺盛又失眠
- 其他症狀:拒學、睡不好、暴食、適應障礙等等
很多孩子不是「故意唱反調」,只是他們不知道怎麼說出自己的痛苦。
用一個完整團隊,陪孩子走過情緒的風暴
為了幫助更多青少年,亞東醫院自2022年起推動「青少年心理健康支持計畫」,由精神科醫師、心理師、社工師、職能治療師組成團隊,提供:
✅ 精神科評估與治療(門診/住院)
✅ 個別心理諮商
✅ 多元主題團體治療
✅ 家長親職課程
透過多面向的支持,不只是幫助孩子,也協助家長學習如何成為孩子的穩定力量。
成為孩子的燈塔,不讓他在黑夜中獨行
林竺君提醒:「很多孩子的情緒困擾都藏在沉默裡,常被誤解為愛鑽牛角尖,其實他們只是太痛苦,卻不知怎麼說出來。」
每個孩子都有權利好好長大,不被情緒拉走。在他們還不會自己靠岸時,我們就是那座燈塔,為他們照亮回家的方向。
亞東醫院也承諾會繼續投入青少年心理照護的努力,串連社會支持,讓孩子與家庭都有一個可以安心靠岸的地方。孩子並不孤單,讓我們一起守護他們的心。
(記者李政純,圖片來源:Dreamstime/典匠影像)
延伸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