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罹癌到現在,現在最幸福的是每天能夠陪伴孫子散步,感覺自己像回到正常的生活。」一名年過六旬的陳大哥感性分享。台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腫瘤內科部主治醫師郭哲銓指出,陳大哥被診斷出泌尿道上皮癌時已為晚期,經歷過數輪傳統化療,雖有一定療效,病情暫時穩定,但身體明顯疲憊,嚴重影響生活。
所幸,今年10月起,健保放寬PD-L1檢測限制,讓泌尿道上皮癌治療得以與國際接軌,病患能更快速且廣泛地使用免疫療法,「後經醫療團隊評估,陳大哥接受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(IO)維持治療,腫瘤成功控制且副作用微小,生活品質獲得明顯改善。」郭哲銓醫師說。
IO治療放寬PD-L1限制!補足泌尿道上皮癌傳統治療缺口
泌尿道上皮癌成因與抽煙、特定中藥成分如馬兜鈴酸等環境風險因素有密切關聯,部分患者發現時已屬病情嚴重或已轉移。過去標準治療以化學治療為主,但因患者年紀偏大且體況多不佳,常難以耐受化療副作用,造成治療成效受限。
「泌尿道上皮癌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(IO)取消檢測PD-L1條件,最大的意義在於為病患爭取了『時間』與『機會』。」郭哲銓醫師表示,IO 維持療法已成為晚期泌尿道上皮癌治療的全球趨勢,過去患者須先測 PD-L1 分子標記檢測,不僅此等待期易錯失黃金治療期,且若未達標準健保也不給付治療。舉例多年前曾收治另一名近八旬的晚期患者,他雖然同樣完成了幾次化療並暫時緩解,但當時仍未有 IO 維持治療的相關資料與建議,病患只能在「化療與疾病惡化」的循環中反覆折騰,直到疾病快速惡化,最終錯失免疫治療的機會。
目前健保已放寬給付標準,醫師只要確認病患完成一定療程的化療,且病情穩定或部分緩解,即可立刻申請啟動 IO 維持治療。郭哲銓醫師指出,患者在體力與免疫功能相對良好即接受免疫抑制劑療法,更容易達到長期控制效果;若等到疾病惡化再開始,不僅病人體力已大幅下降,獲得免疫治療療效的機會也降低,甚至有研究顯示,接受第一線全身治療至惡化後,能夠繼續接受第二線治療的病人不到四成,造成治療斷層而影響整體存活期。
免疫治療全覆蓋不設限 翻轉晚期患者生命迎希望曙光
免疫檢查點抑制劑(IO)是以解除癌細胞 PD-L1 與 T 細胞 PD-1 的結合,讓 T 細胞重獲攻擊癌細胞的能力。郭哲銓醫師指出,全球第三期臨床試驗結果打破了傳統認知,證實 IO 維持治療的益處並不限於 PD-L1 陽性病人,即使是陰性族群同樣能明確受益。這不僅擴大了適用人群,亦帶來較好的存活相關指標表現,提升病患與其家屬的生活品質。
「健保放寬政策不只是在『給藥的機會變多』,而是真正讓病人『活得久,也活得好』。這正是醫療政策希望達成的價值。」郭哲銓醫師表示,多數患者治療期間症狀緩解,疾病惡化速率降低,能夠恢復日常作息、工作或與家人出遊,這在過去傳統化療時代是難以想像的。此次健保放寬 PD-L1限制,對台灣泌尿道上皮癌的治療進程及患者生存意義深遠,也呼籲民眾提高自我健康意識,積極參與早期篩檢,以達成早診斷、早治療的目標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