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懂CGM報告不難!CGM黃金應用公式 醫師解析控糖新方法!

健康醫療網/記者陳靖安報導 Published:2025-11-13 09:00

CGM 的主要用途,不只是即時看到血糖數字,更能協助觀察日常行為對血糖的影響,讓血糖管理更有依據。

隨著健康意識提升,愈來愈多人更加關注自身血糖狀況,連續血糖監測系統(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,CGM)近年也逐漸被更多人所認識與使用。透過 CGM,我們能即時掌握血糖波動與變化,經由觀察日常飲食、運動、作息等行為對血糖的影響,為血糖管理提供更具參考性的數據依據。不過,CGM 報告上常見的專業名詞,對不少使用者來說仍稍嫌陌生。柏羽診所院長陳柏勳醫師整理以下幾個重要指標,幫助讀者更快看懂 CGM 報告,提升血糖管理的信心。

CGM是什麼?它可以怎麼幫助控糖?

CGM 是透過一個微型感測器,持續偵測皮下組織液中的葡萄糖濃度,並藉由發射器將數值即時同步至手機應用程式。CGM 每分鐘連續紀錄血糖變化,全天 24 小時不間斷,連續監測可達 10-14 天。相較傳統指尖血糖量測,CGM 能呈現血糖波動趨勢,若搭配飲食、運動等日誌紀錄,更能協助個人了解行為與血糖變化之間的關聯。

教你看懂幾個CGM報告的重要指標

CGM 的報告有幾個重要指標,今天就用簡單的方式來解釋這幾個重要指標是什麼意思吧!

• TIR(Time in Range 目標範圍內時間占比)
意指血糖在一天中落在目標範圍(70-180 mg/dL)內的時間百分比,報告中通常以綠色區塊標示。TIR 佔比越高,代表血糖越穩定。研究指出,TIR佔比越低,糖尿病相關併發症風險可能越高。醫療上普遍建議 TIR 應維持至少 70%,意即 70% 以上的時間,血糖需控制在 70-180 mg/dL 目標範圍內,此將有助於穩定管理血糖。

• AGP(Ambulatory Glucose Profile, 24小時動態糖譜)
呈現配戴期間的整體血糖波動,幫助使用者觀察波動幅度,以及不同時段的高、低血糖異常現象。若曲線趨於平穩,通常可作為血糖變化穩定度的參考。透過 AGP 圖表,也能回顧生活作息、飲食習慣,作為後續飲食與藥物調整的參考依據。

• %CV(Coefficient of Variance 血糖變異係數)
為血糖標準差除以平均值的比率,反映血糖變異程度。簡單來說,就是「看你的血糖會不會大起大落的穩定指數」,數值越高,代表血糖波動幅度大;臨床上多以 %CV 36% 為參考標準,作為血糖變異度的評估依據。

• GMI(Glucose Management Indicator, 血糖管理指標,也可作為糖化血色素預估值)
GMI 為配戴 CGM 期間的血糖紀錄所推估出的 HbA1c 值,可作為快速觀察血糖概況的參考指標。GMI 愈能達到個人化的控制目標,意味血糖控制越穩定;若數值偏高,則需與醫師、衛教師討論調整飲食、生活作息、藥物或其他因素,以求穩定血糖。

看的見的進步 控糖更有信心!

CGM 的主要用途,不只是即時看到血糖數字,更能協助觀察日常行為對血糖的影響,讓血糖管理更有依據。透過數據累積的趨勢回顧,能幫助使用者發現自身的進步空間,進而調整生活模式,強化自我健康管理意識。柏羽診所院長陳柏勳醫師提醒,穩定的血糖管理,除了依循專業醫療建議外,也仰賴日常持續的小小努力,讓健康循序漸進,看得見的進步,提升對血糖趨勢的掌握度!


閱讀更多

©2024 , made by 健康市集.